齊白石說︰似我者死。
學習國畫初期,以大量臨摹練習鍛練運筆技巧、描繪與造型法,成熟後脫之甚難,是以齊白石老人說出這麼重的一句話,警誡求藝者︰模仿是學習技巧的必經之途,同時卻是個人風格的毒藥。
西洋畫訓練過程中一般少臨摹,多注重觀察、思考與表達的獨立訓練,但「似我者死」的道理依然相通,求藝者必誡。
觀乎現實,白石老人的話倒不一定對,到大芬油畫村看看,充斥九成以上的臨畫、抄畫、改畫,不是死路,反倒受大眾歡迎,是很多畫家藉以生存之道 — 別人賴以為生的技藝,不能不尊重,畫「匠」與畫「家」之別,自己知道就好。
正如學習繪畫的人總各有不同目的與理由,並非每個人都必須成為擁有崇高藝術理想的畫家,建立風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很多人窮畢生之力,求亦求不得;有些人則性格獨特,風格自然流露。
風格若屬自然形成,倒也不見得一定與別不同 — 性格再獨特,世上有人跟自己一樣,也絕不為奇。
年紀僅僅比我大一年的的Jeremy Lipking,已是寫實派人像畫的大師,更可謂是John Singer Sargent的接班人!兩者的年代相差近二百年,風格卻是那麼的相近!
人們對寫實派總有誤解。「寫實」一詞,詞義上解作「描寫現實」,這當然是寫實派的目的,也可說是大部份畫派的主要目的 (即使抽象派亦如是,容後再談);然而,如何達到「描寫現實」此一目的,倒絕非單純的將眼前影像重現。
常將繪畫與攝影相比,說攝影是忠實的影像記錄,其實不太公平。攝影家在調整和利用光線表達畫面時下的功夫也不少,只是形式不同,繪畫所花時間比攝影長,感覺上「較花功夫」而已。
以此為例說明寫實派或許較易明白。面對物象,以畫家的眼觀之,選擇最美的部位,經強調後呈現予觀眾眼前 — 當中涉及必不可少的取捨過程,例如希望強調模特兒的眼神,其衣飾上的細節必須簡化,暗區的細部更可大膽略去,一切皆以將焦點留在模特兒的雙目上為先。不同的是,攝影家會利用光線的安排、光圈的調整、鏡頭的選擇來取得預期效果,而畫家則運用色彩明暗、筆觸的精與簡、輕重緩急等表達。
繪畫與攝影最不同之處,在於畫家對真實的物象修改的自由度。當代藝術將魚畫成龍,人們容易察覺其改變,寫實派對畫題的修飾幅度小而精,觀者未必留意到,卻不能說不重要。
在模彷和表達「真實」之時,寫實派畫家所作的想像、取捨、創造等功夫,絕不比其他畫派的畫家為少。若以為寫實派的目的是「像真」,是了解不足 — 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比真的更真更美,才是藝術的真正迷人之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