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8, 2012

人生如畫亦如戲



昨天翻材料時看到一幀清水灣公園的照片,作成此畫,畫的時候,我想起一個人。

我的一位前上司,是個作風強硬的職業女性,果敢堅毅,公事上常顯露其強悍的一面,與她共事,對剛踏入社會做事的我來說,確實有點吃不消。

初進公司,她給過我很好的發展機會,三個月的試用期,她讓我提前在第一個月通過了,還給我機會去發展很有潛力的市場,只是自己後來沒有把工作做好,離開時不很愉快。

當時年輕,沒能看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只想當然地把自己的失敗解讀為際遇的問題,天真地以為沒有成功只是時機未到。

多年後在Facebook重遇這位上司,我主動接觸她,跟她說了這番話︰





--------------------------------------------------------------------

最近一切可好?

我想跟你說聲謝謝 — 謝謝你當年給過我機會,雖然我沒好好珍惜和把握,讓你失望了。以前我不懂得,現在明白到有人給你機會是該多值得感恩的一件事。

這幾年特別認真地工作的同時,常常想起以前跟你工作和相處的種種。雖然都過去了,但對我來說卻是可貴的回憶。

祝你和你的家人元宵節快樂!
--------------------------------------------------------------------




也許她那時候太投入工作,當時的婚姻失敗了,更不幸的是,數年前驗出患上癌症,但她發揮了其強悍的本色,在數年間一次又一次把病魔擊倒。
苦盡甘來,年前得知她找到了新的伴侶,對方同樣經歷過離異之痛,他們能得以互相依靠扶持,我衷心的感到高興。
時間的確會讓很多事情產生變化,她給我的回覆,讓我感覺到這些年她經歷得特別多︰


--------------------------------------------------------------------

谢谢你的问候!过去的别提了. 我那时太迷失工作中。对你太苛严了。谢谢你不介怀。 希望对你有一些正面的帮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短。你很有才气和文化。看到你有丰富精彩的生活,真为你高兴。我这两年经历了很多,才悟出工作是为了生活,要把持平衡。向你学习。祝你和家人天天快乐!

--------------------------------------------------------------------


作此畫時想到她,是被那夕陽的餘輝吸引,想起她那頑強的生命力,讓生命顯得美麗。

本想找個機會把這幅畫送給她,沒想到,今天早上竟接到舊同事的通知,這位上司剛剛離世了。人生如畫亦如戲,謹此祝願她安息,也願她的家人平安。




Friday, September 7, 2012

— 我為什麼走上了街頭?

若我不怕面紅,以「溫文爾雅」來形容自己,相信認識我的人並不會反對,因我平常的舉止談吐確實如此,我的性格亦如此。為什麼這樣的我,今天竟走上了街頭?

當然,更熟識我的朋友都會知道,其實我身上亦流著「狂暴之血」,這一點或者不熟識我的朋友都能從Facebook裡得知一二。然而,這絕非我上街的原因,而上街的過程中,跟所有人一樣,只想不溫不火、平靜但堅定地說出一個字︰「不!」

當政府一次又一次將市民的沉默曲解作對其不義政策的支持,我只想走出來說一句︰你不代表我。

我並不是什麼都反。但我反對任何人將我的反對看成膚淺的、不成熟的、不理性的、一知半解的。相反,過往我跟很多人一樣,正正為反對者中往往確實存在對所反對事物一知半解的人而感到不滿,怕自己的聲音被憤怒的吼叫掩蓋而變質、怕走上街頭的動作過激而被別人誤解成搗亂份子、怕因此最終徒勞無功、枉費心機。

我自己的經驗是︰這些疑惑,只有當你親身在現場觀察過、感受過,才能去判斷事實如何。這很理性吧?

我想以反國民教育科這場社會運動為例,說明一下社運的本質︰一場運動,往往是由一小撮思想清晰、目標明確、信念堅定的人, 去帶領一群本來沒有什麼所謂的人去走前一步。這麼說,參與者好像不很理智,但社會本來就是由一小部份義人、一小部份惡人、再加上絕大部份什麼都沒有什麼所謂的人組成的,政治本質如此。

一開始,由學民思潮拋出這麼一個議題︰國民教育科乃洗腦教育,必須立即撇回。其時,絕大部份人對於國民教育科毫無認識,一路走來,經傳媒和輿論探討下,每個人有了自己的見解和取向,但依然有很多人連中國模式手冊》與官方發出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指引》都沒看過,更遑論當中的分別 — 我指的包括支持者、反對者、更包括依然什麼都沒有所謂的人。其實社運並不單指走上街頭的人,整場運動中,支持者和反對者都處於一個學習和認識的過程中,或被動地受媒體或朋輩灌輸,或主動地找資料充實自己,慢慢對事件加深了解,並進行思考,跟事實對照驗證,從而堅定自己的立場。

這麼說,既然一開始時不了解,是不是站在「什麼都沒有所謂的人」那邊才最理智?了解事情總有個過程,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脫離中立,問題是大多數人並不願意離開「中立」這個安全範圍,一走出來,被別人問你為什麼支持?為什麼反對?你對事件沒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就答不上話,暴露了自己的無知。如果你理解其實大部份人一開始都是「無知」的,你應該明白「學習」才是一個健康的現象,而不是永遠龜縮在人群背後。

當你清楚整理好自己的想法後,你便應該開始參與。只有這樣,你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思想,才具有根本的意義。

729遊行後,學民思潮提出了一點關於社運的思考︰其實社運不單單是遊行和集會,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以自己適合的方式去發揮自己的力量,你可以幫忙到街站派傳單、你可以穿黑衫、你可以在網上轉發信息或發表自己的言論、你可以向你的朋友表達自己的意見……當你開始參與,發現同路人愈來愈多,上街便不那麼可怕。

即使你是反對者,你也應該發聲,只有人們開始關心和討論,社運才能推展開來,走向你期望的方向,如果人人都躲在角落裡偷望,像《讓子彈飛》裡鵝城的民眾等勝利降臨才靠過來,這世界什麼都不會改變。反對者最近試圖召集同路人上街,我真心認為他們應該這樣做,並不是因為這樣我就可以恥笑他們站在支持者中間只有零星數十人的可憐模樣,而是因為這才是言論自由的真正體現。如果他們真的上街,他們就需要比人數眾多的支持者更大的勇氣,那麼他們就比躲在一邊哼不出一個「不」字的反對者更值得尊敬。

當杜文澤還能說「我不能說了,我已經不能說了」這句話的同時,我不知道我是否應該這樣說︰香港勉強還算言論自由的地方,讓我們珍惜還能說不的權利吧。

我走上了街頭,沒有看到狂人,也許骨子裡我才是最狂的一個,但我們的確理性冷靜而堅毅。站在中間,我感受到人性的光輝。

世上最不義的人,就是無知的人,寧願一直無知下去也不肯站出來的人,他們任人擺佈,政府說他們支持,他們就是支持;政府說他們反對,他們就是反對,即使他們心願並不那麼想。他們寧願放棄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為自己發聲的機會,也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也不願承認自己的無知而開始學習。他們為這世界帶來最大的禍害,因為他們麻木不仁,惡人殺人時他們不哼一聲,義人救人時他們不說一句多謝。他們苟且偷生,認為只有秉持自己的人生態度才能順利跑完人生賽事。他們在世上,枉活。

我明白很多人感到現實的無奈,認為自己即使表態了也改變不了什麼,但當你站到人群中,你就會了解到一己的力量雖然弱小,在群眾當中卻扮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因為每一個人都是這樣走出來的。

課堂上老師問的問題,你明知你的答案對也不願舉手,這種心態大部份人都有。但我們都不是小學生了,好不好?

Saturday, August 18, 2012

致香港華仁書院譚兆炳校長的信


致譚兆炳校長︰

你好,我是當年那個剪了一個陸軍裝髮型回校,然後被您託某位教師傳話,說我的髮型太新潮(當時正流行Skinhead),著我改個髮型的那位學生。當年的我和今天的我都不太明白,留著只有3mm長的頭髮,到底還能如何將髮型改動,這令我對您的創意教學法十分欣賞,記憶猶深。

我也記得,當年跟同學繪製漫畫同人誌,自行印刷、釘裝、然後拿到漫畫店裡去賣,也帶回學校以成本價與同學分享時,您如何著力地表現你對學生的關心,把我們召到副校長室,熱切地詢問我們有沒有從中獲利,反倒對漫畫的內容毫不過問,可見您的創意思維自由自主的注重。

最近,我常常在為一個問題煩惱︰離校十多年,不知道母校在您的領導下,變成怎樣了?我的孩子,到底是否應該以考進我的母校為目標而努力?

直至今天,看到母校的招聘國民教育科教學助理的廣告,我的煩惱便一掃而空。我知道,當年那不但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十優九優生之餘,同時也成功培育了一個連黑社會學生也能受其感染、並自行學好的教育氛圍,這樣的一所真正傳統名校,已然名存實亡。

今天,是我的校殤。作為舊生,我萬分悲痛,也為學弟們將要「以客觀態度去理解國家面對之改革困難、過程中的挑戰、進步及成果」,放棄獨立批判思考能力,進而變成盲目愛國愛黨的愚人而憂心。不過,我想,譚校長您那獨具創見的教育理想已經完滿達成,香港華仁書院近百年基業留下來那讓學生自由發展的優良傳統,如今已被您成功改革了。

恭喜您,譚校長。

舊生
葉天麟上

Tuesday, August 7, 2012

我不是中國人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答發了這樣一張圖,雖答得不深入,但重點清楚。

很多人說事件政治化了,這可能沒錯,任何社運都關乎你我的生活,本質上如何脫離政治?錯的,就是錯。因為某政黨某政客在遊行當天跑出來叫幾下,就能說群眾被利用作政治籌碼麼?即便如此,反對半步不容退讓的不義之事,比甚麼政治化不政治化都重要,事情的本質永遠比形式重要。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指引》中前設我們的「國民身份認同感」不足,需要再教育,而教育的形式是只引導學生認識國家美好的一面,要求學生「以客觀態度去理解國家面對之改革困難、過程中的挑戰、進步及成果」而非以正反觀點論之,這哪裡客觀了?當然不是所有香港學生的腦都那麼笨,能靠「中國模式手冊」中那「學習毛澤東書法」來洗之,但這種美其名為客觀、理性的學習指引,糖衣之下賣的是什麼卻又未必所有學生和家長都有能力看個真切。因此,我們對於指引提升學生「國民身份認同」的本意和方式都絕對不能認同!

到底,誰說我們不認自己是中國人了?恐怕就是現在看香港人祝賀香港人奪得奧運獎牌也要像蒼蠅那樣擾攘一番,非得讓你在前面加上「中國」二字不可,自己卻沒有當好一個中國人,讓孩子在火鍋店的用餐區撒尿進杯裡去也不願帶他上廁所的……思想如此狹隘的中國人吧?要認自己是這樣的中國人,呸,我才不是!

借李天命老師的金句︰

‧1‧ 首先要做好一個人。

‧2‧ 一條狗愛國,只多了一條愛國狗。

Sunday, July 29, 2012

白活


跟朋友談起電影,說到香港某些戲院對電影的侮辱。

電影播到結尾時,字幕還未上,導演刻意留在最後才說的話,往往就被戲院員工「咔嚓」一下的開門巨響打斷。

我喜歡一個人看電影,享受獨個走出電影院後重回現實,讓電影的影像和訊息慢慢沉澱;完場時,至少可以把字幕看完,我把那當成是對電影制作團隊表示尊重的一個儀式。這儀式在美加是基本,從來不會有員工在字幕沒播完時把出口的門打開。

我認為這是文化的反映︰看電影,我們必須看完即走,才不會讓其他人阻礙我們早一點走出去逛街;看演唱會,不早點離場便很難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找到位子;去唱卡拉OK,歌詞唱完了便趕緊跳到下一首才化算……

黃子華沒說錯,若我們找不著雜誌,無論有多急也上不了廁所,我們似乎天生背負一種使命︰必須把時間每分每秒之間的空隙填滿,不然便是白活。

時間,就在我們努力「把握」之中失去。每分每秒都在好好利用了,可是想做的事卻沒有做好,餘暇運用得太有效率便失去了其讓人放慢腳步的功能,結果我們一直在透支,放假旅行回來比下班更累,人一直喊時間不夠一直喊工作太忙餘暇太少、生活好忙好累,其實,是不是我們自己不放過自己,總不肯讓自己好好休息?

畫一幅畫,稿打好了顏色填好了,畫就當畫完了,得到結果,過程中卻沒有得著,這種心態使我們一直不斷追求更多的娛樂去掏空自己,永遠被空虛的框框所困。

也許我不該說這些話,畢竟,這篇文章也是在餘暇中寫完的。

Friday, April 13, 2012

談創作與寫實



復活節期間參加了朱嘉明老師的師生畫展,不知不覺已變成師兄身份的我,看見師弟師妹們人數竟有上百人之多,真為桃李滿門的朱老師高與。

今次依朱老師的喜好和風格帶了幾幅寫實畫參展,都是些花花草草、水果等靜物,也有一兩幅人像畫。我特別喜歡兩幅水果的靜物畫,畫時不求賣弄技巧,不想什麼遠大藝術目標,甚至完全沒有必要顧及與觀者的溝通,只單純地享受繪畫物事的樂趣,畫面記錄了我對繪畫最純真的熱愛,這讓我自己很歡喜,慶幸自己還能感受這種單純。

這次畫展能看到多位師弟師妹的作品,大家都把自己最好的拿出來讓人看,希望能把繪畫的樂趣與別人分享,那份期昐與熱情對我來說實在是既熟識又陌生。

當中一位師弟特別熱心,長駐在自己的畫前為參觀者講解,他的畫讓我憶起了當年那種拚命想衝破固有框架,想要畫出一點不一樣的東西來那種想法,而在寫實派系的朱老師門下,抱這種想法的學生不多。

這位師弟說了一句話讓我想了好久,他說,他那幅畫跟別的寫實畫不同,是一幅創作畫。我當下感覺他有點看不起寫實畫,並為自己的作品自豪,但在這裡我並不是要批評他的想法,而是他提出這一點,的確值得在學者深思。

創作,到底該由哪一點開始?是不是必須要有一定的基本功,然後我們才可以開始去想創作的事,在那之前不該痴心妄想自己能那麼早就踏進創作的殿堂?那基本功的門檻,又該設定在什麼高度才算合適?

像我這次的靜物畫,用我喜歡的方式來畫,我覺得自己高興就夠了,徹底沒有想過創作不創作,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一幅畫,算不算創作?到底,有沒有一個定義,能以資識別這幅是創作畫、這幅不是?

又或者說,一幅「創作畫」,如果不是必須完全無中生有,而是某程度上都與這世上的物事有所關聯而以之為依據作出變奏,那麼,一幅畫裡面,「創作」與「真實」之間的成分比重,該以多少為準則去評定那是否屬於「創作」而非「寫實」?

是不是我們必須緊抱「創作出一點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來,把新的事物帶到這個世界」這種想法作畫,我們才算是在創作?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在這個世界上本來不存在的東西,真的存在嗎?

換一個說法︰藝術家之所以為藝術家,就是他們能在平凡中見不平凡,能在生活中抽取出別人看不到的美,以不同的形式表達出來,讓其他人得以從一個不一樣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這就是藝術家的價值。而那種美的元素,卻是由來自有的,不是藝術家「創造」出來的。這個世界之所以有趣,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藝術家只不過精於將自己的看法確立,並準確地傳達給其他的人而已,當中其實並沒有涉及太多所謂的創作。

各種藝術的表達都涉及技巧的訓練,務求達致完熟,好讓藝術家與觀賞者之間的溝通暢通無阻,而這技巧的追求,理應由創作帶動,應先有創作的慾望,一邊摸索一邊修煉;這練功的過程當中又特別容易讓人迷失,每當你學多一點,技巧上每前進一步,魔鬼就來拖扯你的後腳,引誘你隨進以技巧高超為榮的陷阱,在技巧訓練上,讓你遠離藝術多一點。

再換一個角度來看︰寫實畫,其定義是否就是「描寫真實」?描寫到什麼程度,才算「真實」?我們常聽到看畫的人說,哇,這個畫家好厲害,畫得像真的一樣!是不是愈像真的就愈厲害?那到底是照相機厲害還是人厲害,還是能畫得像照相機一樣的人厲害?

如果寫實畫的精神只求像真,那麼它在照相機誕生的那一天早就死了。寫實畫這個畫種之所以到今天依然存在,是因為它在表達事物的真實一面之外,亦容許畫者在「畫真實的東西」這個框框之內,能寫一己之情,能抒發自己對該物事的真切感受,借物言情。這麼一「寫」,只要由心而發,不管算不算得上是「創作」,已能畫出不同。繪畫,不管任何畫派,殊途同歸,最終求的都是畫出自我。藝術可貴之處在於,那自我絲毫不能造作,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就畫出怎麼樣的畫來,而這世界上,永遠有人喜歡你,有人不喜歡你,刻意改變自己去討好別人,在生活上或許能做到,卻沒法通過藝術時光大道的考驗。

說來藝術還真有點像佛理︰這「創作」的心態,第一天學畫就應該要有,既應珍存於心,不能「無」,亦不能「有」,刻意「創作」,創作的心也就不再單純了。

每人走的路各有不同,也在不同的時候處於不同的階段,能愈早擁有想要創作的心,愈是難能可貴,願所有學藝者走在自己的路上,都能逐步找到真正的自我。

Wednesday, April 11, 2012

年宵花市

情場像年宵花市,當別的檔攤順應人潮調整價格,人多時賣貴點,快天亮了,人群漸疏,便降價求售;作為檔主,你大可堅持不降價,希望在天亮收市前等到識花人,只是,賣不去的話,別怨,更不要眼巴巴望著其他的檔主疲獲利離場,那只會讓人笑話。

電視節目《盛女愛作戰》成功製造話題,等愛中女那幅可憐相其實並不罕見,在女多男少的今天,我們身邊總有好些未能成功配對的女性朋友,其中自怨自艾者也不少。我真心覺得,身邊沒伴沒什麼大不了,成功配對的也不代表生活從此幸福快樂,單身更不一定就是說你本身的性格有些什麼缺憾才會沒人要,同時,也不存在什麼外型條件限制,樣子再差的人也總有辦法找到伴侶,不然,今天早就沒有樣子不好的人的遺傳因子了。

不管你的條件如何,你都絕對有權利堅持你的要求,只是,找不到伴侶時,真的,請別怨。這不是說你活該,而是當你一怨,樣子就像全世界欠了你似的,讓人感覺單單跟你交朋友也會沾上惡運,這樣當然不可能找到人去賞識你的內在美,不是追求者給你的外型嚇跑了,而是你自己把你的內在美也趕跑了。

有趣的是,在男性成為搶手貨的今天,「盛男」依然為數不少,當中自持女多男少,不肯面對自己內在外在條件均不及人卻仍堅守其諸多擇偶要求者,何嘗不也將自己求偶失敗的事實推搪在對方身上,訴諸港女十宗罪?

其實,想要找個人願意跟你一起,先學習去當一個讓人跟你一起感覺舒服的人,這不是常識嗎?先別急著去做什麼醫學美容,學好做人再說吧。

學做人,是終生學習,未能成功配對的固然要學,老夫老妻每天相對,更不能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