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19, 2011

福島五十人 vs. 赤穗四十七浪士

日本福島核電廠自地震爆發洩漏輻射危機以來,五十名勇士抱著寧死也得履行職責的使命感,一直留守捨命搶救,人稱「福島五十人」。

「五十人」只是約數,實際上須得加上其他協助射水降溫的消防員,跟後來自願加入的救援隊伍。重要的是,他們犧牲小我的精神,跟市民大眾甚至特首「打份工」的心態很不一樣。

日本人從傳統的血液裡繼承了一種淒美的浪漫性格,這深深影響著他們的審美觀以至人生觀。櫻花盛開時人人讚美,但花瓣隨風飄落時不單有「櫻吹雪」之形,更有生命行將走到盡頭的凋零蕭瑟之淒美。矢吹丈在擂台上跟死敵最後奮力一戰,將自己的生命燃燒成慘白的灰燼,同樣是傳統的武士道精神。

「福島五十人」的功績跟命途將如何發展下去仍是未知之數,今天東京電力公司發言人更首次提到切爾諾貝爾以石棺封廠方案的可能性。在此只能祝願日本人民安好之餘,不禁想起日本歷史上的「赤穗四十七浪士」。



元祿十四年(1701)三月十四日,是幕府接待天皇敕使的最後一天,城內竟發生了刃傷事件。進城參與典禮的大名們規定都只能帶幾名近身隨從,城內更是絕對嚴禁拔刀的地方,一旦發生武鬥,不管誰是誰非,都得受罰。這是當時所謂「喧嘩兩成敗」的法令 — 「喧嘩」就是爭吵、動手的意思,「兩成敗」就是說爭執的任何一方都不能佔上便宜了。

赤穗藩的淺野長矩因私怨企圖行刺吉良上野介義央(「上野介」乃官位),行動失敗後,當時的將軍德川綱吉迅即判處以切腹之刑,並沒收淺野長矩於赤穗藩的領地。吉良義央卻並未受罰,因此種下了赤穗藩復仇的種子。

君主被判易改收地,一眾家臣亦面臨變成浪士的命運。家老大石內藏助一收到消息,馬上召集家臣二百餘人商議對策。決定復仇的同志共有九十七人,約占全家臣的三分之一,他們一起簽訂了「神文誓約」。

為求一擊即中,大石內藏助領導群雄,先謀定而後動,被幕府頒領解散的武士們變成浪人,分散各地,裝瘋賣傻、隱姓埋名,蟄伏侍機行事。

有激進派抱武士道精神只求一戰,以昭明月之心,大石花了很多功夫勸服大家冷靜下來;另一邊廂,隨時日流逝,復仇之心日漸委縮,失去俸祿的武士生活上亦漸見拮据,或慮及家人生活,退縮下來的人亦愈來愈多,甚至偷取同伴財產遁去的叛徒也出現了。

歷時整整一年又十個月後才終於發生的「赤穗浪士事件」中,參與的義士也只剩下四十七位,但當中從未出現一個告密者。這至少代表了,儘管有人因貧病或各種原因退出,犧牲前途與生命以追求的武士道精神,始終是大家所認同的。

這不僅是參與的義士所想,義舉當晚,吉良家附近,決定就手旁觀的大名鄰居們也顯然有著同理心。浪士一行四十七人,砍掉吉良家臣十六名,斬傷人數二十餘名,同伴只有四人受輕傷,從柴房揪出吉良義史,並由大石確認他額頭與背部上當年由家主斬成的刀疤後,斬下了仇人的頭顱。此時,鄰居們聽到義士喜極而泣所發出的號哭聲。

事後將吉良的屍身搬回寢室,並為他蓋上被子,熄滅所有蠟燭與火苗,說明他們的行動是「義舉」而非盜賊所為。成功手刃仇人後,他們並沒有逃跑,反而到幕府官邸自首,向世人昭告這項義舉。

最後四十七名義士均被判切腹之刑。跟家主淺野長矩一樣,他們的切腹已與戰國時代所行的不同,象徵式上伸手上前取短刀剖腹的同時,背後的「介錯人」亦同時揮下長刀,將受刑者的頭顱砍掉。

雖然實際上與斬首之刑沒太大分別,但這絕不影響他們在世世代化日本人心目中的淒美形象,《忠臣藏》在三百多年來始終是日本人百看不厭的羅曼史,「赤穗四十七浪士」的故事亦被多番拍成電影,廣為後世傳頌。

2 comments:

  1. 今日先發覺你可以同我老公做朋友喎,佢又係同我講呢個故事!

    基莉絲兔

    ReplyDelete
  2. 哈哈,我肯定冇佢識得咁多!

    呢單野,好多故仔講的...d細節幾好睇!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