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8, 2012

人生如畫亦如戲



昨天翻材料時看到一幀清水灣公園的照片,作成此畫,畫的時候,我想起一個人。

我的一位前上司,是個作風強硬的職業女性,果敢堅毅,公事上常顯露其強悍的一面,與她共事,對剛踏入社會做事的我來說,確實有點吃不消。

初進公司,她給過我很好的發展機會,三個月的試用期,她讓我提前在第一個月通過了,還給我機會去發展很有潛力的市場,只是自己後來沒有把工作做好,離開時不很愉快。

當時年輕,沒能看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只想當然地把自己的失敗解讀為際遇的問題,天真地以為沒有成功只是時機未到。

多年後在Facebook重遇這位上司,我主動接觸她,跟她說了這番話︰





--------------------------------------------------------------------

最近一切可好?

我想跟你說聲謝謝 — 謝謝你當年給過我機會,雖然我沒好好珍惜和把握,讓你失望了。以前我不懂得,現在明白到有人給你機會是該多值得感恩的一件事。

這幾年特別認真地工作的同時,常常想起以前跟你工作和相處的種種。雖然都過去了,但對我來說卻是可貴的回憶。

祝你和你的家人元宵節快樂!
--------------------------------------------------------------------




也許她那時候太投入工作,當時的婚姻失敗了,更不幸的是,數年前驗出患上癌症,但她發揮了其強悍的本色,在數年間一次又一次把病魔擊倒。
苦盡甘來,年前得知她找到了新的伴侶,對方同樣經歷過離異之痛,他們能得以互相依靠扶持,我衷心的感到高興。
時間的確會讓很多事情產生變化,她給我的回覆,讓我感覺到這些年她經歷得特別多︰


--------------------------------------------------------------------

谢谢你的问候!过去的别提了. 我那时太迷失工作中。对你太苛严了。谢谢你不介怀。 希望对你有一些正面的帮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短。你很有才气和文化。看到你有丰富精彩的生活,真为你高兴。我这两年经历了很多,才悟出工作是为了生活,要把持平衡。向你学习。祝你和家人天天快乐!

--------------------------------------------------------------------


作此畫時想到她,是被那夕陽的餘輝吸引,想起她那頑強的生命力,讓生命顯得美麗。

本想找個機會把這幅畫送給她,沒想到,今天早上竟接到舊同事的通知,這位上司剛剛離世了。人生如畫亦如戲,謹此祝願她安息,也願她的家人平安。




Friday, September 7, 2012

— 我為什麼走上了街頭?

若我不怕面紅,以「溫文爾雅」來形容自己,相信認識我的人並不會反對,因我平常的舉止談吐確實如此,我的性格亦如此。為什麼這樣的我,今天竟走上了街頭?

當然,更熟識我的朋友都會知道,其實我身上亦流著「狂暴之血」,這一點或者不熟識我的朋友都能從Facebook裡得知一二。然而,這絕非我上街的原因,而上街的過程中,跟所有人一樣,只想不溫不火、平靜但堅定地說出一個字︰「不!」

當政府一次又一次將市民的沉默曲解作對其不義政策的支持,我只想走出來說一句︰你不代表我。

我並不是什麼都反。但我反對任何人將我的反對看成膚淺的、不成熟的、不理性的、一知半解的。相反,過往我跟很多人一樣,正正為反對者中往往確實存在對所反對事物一知半解的人而感到不滿,怕自己的聲音被憤怒的吼叫掩蓋而變質、怕走上街頭的動作過激而被別人誤解成搗亂份子、怕因此最終徒勞無功、枉費心機。

我自己的經驗是︰這些疑惑,只有當你親身在現場觀察過、感受過,才能去判斷事實如何。這很理性吧?

我想以反國民教育科這場社會運動為例,說明一下社運的本質︰一場運動,往往是由一小撮思想清晰、目標明確、信念堅定的人, 去帶領一群本來沒有什麼所謂的人去走前一步。這麼說,參與者好像不很理智,但社會本來就是由一小部份義人、一小部份惡人、再加上絕大部份什麼都沒有什麼所謂的人組成的,政治本質如此。

一開始,由學民思潮拋出這麼一個議題︰國民教育科乃洗腦教育,必須立即撇回。其時,絕大部份人對於國民教育科毫無認識,一路走來,經傳媒和輿論探討下,每個人有了自己的見解和取向,但依然有很多人連中國模式手冊》與官方發出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指引》都沒看過,更遑論當中的分別 — 我指的包括支持者、反對者、更包括依然什麼都沒有所謂的人。其實社運並不單指走上街頭的人,整場運動中,支持者和反對者都處於一個學習和認識的過程中,或被動地受媒體或朋輩灌輸,或主動地找資料充實自己,慢慢對事件加深了解,並進行思考,跟事實對照驗證,從而堅定自己的立場。

這麼說,既然一開始時不了解,是不是站在「什麼都沒有所謂的人」那邊才最理智?了解事情總有個過程,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脫離中立,問題是大多數人並不願意離開「中立」這個安全範圍,一走出來,被別人問你為什麼支持?為什麼反對?你對事件沒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就答不上話,暴露了自己的無知。如果你理解其實大部份人一開始都是「無知」的,你應該明白「學習」才是一個健康的現象,而不是永遠龜縮在人群背後。

當你清楚整理好自己的想法後,你便應該開始參與。只有這樣,你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思想,才具有根本的意義。

729遊行後,學民思潮提出了一點關於社運的思考︰其實社運不單單是遊行和集會,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以自己適合的方式去發揮自己的力量,你可以幫忙到街站派傳單、你可以穿黑衫、你可以在網上轉發信息或發表自己的言論、你可以向你的朋友表達自己的意見……當你開始參與,發現同路人愈來愈多,上街便不那麼可怕。

即使你是反對者,你也應該發聲,只有人們開始關心和討論,社運才能推展開來,走向你期望的方向,如果人人都躲在角落裡偷望,像《讓子彈飛》裡鵝城的民眾等勝利降臨才靠過來,這世界什麼都不會改變。反對者最近試圖召集同路人上街,我真心認為他們應該這樣做,並不是因為這樣我就可以恥笑他們站在支持者中間只有零星數十人的可憐模樣,而是因為這才是言論自由的真正體現。如果他們真的上街,他們就需要比人數眾多的支持者更大的勇氣,那麼他們就比躲在一邊哼不出一個「不」字的反對者更值得尊敬。

當杜文澤還能說「我不能說了,我已經不能說了」這句話的同時,我不知道我是否應該這樣說︰香港勉強還算言論自由的地方,讓我們珍惜還能說不的權利吧。

我走上了街頭,沒有看到狂人,也許骨子裡我才是最狂的一個,但我們的確理性冷靜而堅毅。站在中間,我感受到人性的光輝。

世上最不義的人,就是無知的人,寧願一直無知下去也不肯站出來的人,他們任人擺佈,政府說他們支持,他們就是支持;政府說他們反對,他們就是反對,即使他們心願並不那麼想。他們寧願放棄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為自己發聲的機會,也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也不願承認自己的無知而開始學習。他們為這世界帶來最大的禍害,因為他們麻木不仁,惡人殺人時他們不哼一聲,義人救人時他們不說一句多謝。他們苟且偷生,認為只有秉持自己的人生態度才能順利跑完人生賽事。他們在世上,枉活。

我明白很多人感到現實的無奈,認為自己即使表態了也改變不了什麼,但當你站到人群中,你就會了解到一己的力量雖然弱小,在群眾當中卻扮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因為每一個人都是這樣走出來的。

課堂上老師問的問題,你明知你的答案對也不願舉手,這種心態大部份人都有。但我們都不是小學生了,好不好?

Saturday, August 18, 2012

致香港華仁書院譚兆炳校長的信


致譚兆炳校長︰

你好,我是當年那個剪了一個陸軍裝髮型回校,然後被您託某位教師傳話,說我的髮型太新潮(當時正流行Skinhead),著我改個髮型的那位學生。當年的我和今天的我都不太明白,留著只有3mm長的頭髮,到底還能如何將髮型改動,這令我對您的創意教學法十分欣賞,記憶猶深。

我也記得,當年跟同學繪製漫畫同人誌,自行印刷、釘裝、然後拿到漫畫店裡去賣,也帶回學校以成本價與同學分享時,您如何著力地表現你對學生的關心,把我們召到副校長室,熱切地詢問我們有沒有從中獲利,反倒對漫畫的內容毫不過問,可見您的創意思維自由自主的注重。

最近,我常常在為一個問題煩惱︰離校十多年,不知道母校在您的領導下,變成怎樣了?我的孩子,到底是否應該以考進我的母校為目標而努力?

直至今天,看到母校的招聘國民教育科教學助理的廣告,我的煩惱便一掃而空。我知道,當年那不但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十優九優生之餘,同時也成功培育了一個連黑社會學生也能受其感染、並自行學好的教育氛圍,這樣的一所真正傳統名校,已然名存實亡。

今天,是我的校殤。作為舊生,我萬分悲痛,也為學弟們將要「以客觀態度去理解國家面對之改革困難、過程中的挑戰、進步及成果」,放棄獨立批判思考能力,進而變成盲目愛國愛黨的愚人而憂心。不過,我想,譚校長您那獨具創見的教育理想已經完滿達成,香港華仁書院近百年基業留下來那讓學生自由發展的優良傳統,如今已被您成功改革了。

恭喜您,譚校長。

舊生
葉天麟上

Tuesday, August 7, 2012

我不是中國人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答發了這樣一張圖,雖答得不深入,但重點清楚。

很多人說事件政治化了,這可能沒錯,任何社運都關乎你我的生活,本質上如何脫離政治?錯的,就是錯。因為某政黨某政客在遊行當天跑出來叫幾下,就能說群眾被利用作政治籌碼麼?即便如此,反對半步不容退讓的不義之事,比甚麼政治化不政治化都重要,事情的本質永遠比形式重要。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指引》中前設我們的「國民身份認同感」不足,需要再教育,而教育的形式是只引導學生認識國家美好的一面,要求學生「以客觀態度去理解國家面對之改革困難、過程中的挑戰、進步及成果」而非以正反觀點論之,這哪裡客觀了?當然不是所有香港學生的腦都那麼笨,能靠「中國模式手冊」中那「學習毛澤東書法」來洗之,但這種美其名為客觀、理性的學習指引,糖衣之下賣的是什麼卻又未必所有學生和家長都有能力看個真切。因此,我們對於指引提升學生「國民身份認同」的本意和方式都絕對不能認同!

到底,誰說我們不認自己是中國人了?恐怕就是現在看香港人祝賀香港人奪得奧運獎牌也要像蒼蠅那樣擾攘一番,非得讓你在前面加上「中國」二字不可,自己卻沒有當好一個中國人,讓孩子在火鍋店的用餐區撒尿進杯裡去也不願帶他上廁所的……思想如此狹隘的中國人吧?要認自己是這樣的中國人,呸,我才不是!

借李天命老師的金句︰

‧1‧ 首先要做好一個人。

‧2‧ 一條狗愛國,只多了一條愛國狗。

Sunday, July 29, 2012

白活


跟朋友談起電影,說到香港某些戲院對電影的侮辱。

電影播到結尾時,字幕還未上,導演刻意留在最後才說的話,往往就被戲院員工「咔嚓」一下的開門巨響打斷。

我喜歡一個人看電影,享受獨個走出電影院後重回現實,讓電影的影像和訊息慢慢沉澱;完場時,至少可以把字幕看完,我把那當成是對電影制作團隊表示尊重的一個儀式。這儀式在美加是基本,從來不會有員工在字幕沒播完時把出口的門打開。

我認為這是文化的反映︰看電影,我們必須看完即走,才不會讓其他人阻礙我們早一點走出去逛街;看演唱會,不早點離場便很難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找到位子;去唱卡拉OK,歌詞唱完了便趕緊跳到下一首才化算……

黃子華沒說錯,若我們找不著雜誌,無論有多急也上不了廁所,我們似乎天生背負一種使命︰必須把時間每分每秒之間的空隙填滿,不然便是白活。

時間,就在我們努力「把握」之中失去。每分每秒都在好好利用了,可是想做的事卻沒有做好,餘暇運用得太有效率便失去了其讓人放慢腳步的功能,結果我們一直在透支,放假旅行回來比下班更累,人一直喊時間不夠一直喊工作太忙餘暇太少、生活好忙好累,其實,是不是我們自己不放過自己,總不肯讓自己好好休息?

畫一幅畫,稿打好了顏色填好了,畫就當畫完了,得到結果,過程中卻沒有得著,這種心態使我們一直不斷追求更多的娛樂去掏空自己,永遠被空虛的框框所困。

也許我不該說這些話,畢竟,這篇文章也是在餘暇中寫完的。

Friday, April 13, 2012

談創作與寫實



復活節期間參加了朱嘉明老師的師生畫展,不知不覺已變成師兄身份的我,看見師弟師妹們人數竟有上百人之多,真為桃李滿門的朱老師高與。

今次依朱老師的喜好和風格帶了幾幅寫實畫參展,都是些花花草草、水果等靜物,也有一兩幅人像畫。我特別喜歡兩幅水果的靜物畫,畫時不求賣弄技巧,不想什麼遠大藝術目標,甚至完全沒有必要顧及與觀者的溝通,只單純地享受繪畫物事的樂趣,畫面記錄了我對繪畫最純真的熱愛,這讓我自己很歡喜,慶幸自己還能感受這種單純。

這次畫展能看到多位師弟師妹的作品,大家都把自己最好的拿出來讓人看,希望能把繪畫的樂趣與別人分享,那份期昐與熱情對我來說實在是既熟識又陌生。

當中一位師弟特別熱心,長駐在自己的畫前為參觀者講解,他的畫讓我憶起了當年那種拚命想衝破固有框架,想要畫出一點不一樣的東西來那種想法,而在寫實派系的朱老師門下,抱這種想法的學生不多。

這位師弟說了一句話讓我想了好久,他說,他那幅畫跟別的寫實畫不同,是一幅創作畫。我當下感覺他有點看不起寫實畫,並為自己的作品自豪,但在這裡我並不是要批評他的想法,而是他提出這一點,的確值得在學者深思。

創作,到底該由哪一點開始?是不是必須要有一定的基本功,然後我們才可以開始去想創作的事,在那之前不該痴心妄想自己能那麼早就踏進創作的殿堂?那基本功的門檻,又該設定在什麼高度才算合適?

像我這次的靜物畫,用我喜歡的方式來畫,我覺得自己高興就夠了,徹底沒有想過創作不創作,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一幅畫,算不算創作?到底,有沒有一個定義,能以資識別這幅是創作畫、這幅不是?

又或者說,一幅「創作畫」,如果不是必須完全無中生有,而是某程度上都與這世上的物事有所關聯而以之為依據作出變奏,那麼,一幅畫裡面,「創作」與「真實」之間的成分比重,該以多少為準則去評定那是否屬於「創作」而非「寫實」?

是不是我們必須緊抱「創作出一點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來,把新的事物帶到這個世界」這種想法作畫,我們才算是在創作?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在這個世界上本來不存在的東西,真的存在嗎?

換一個說法︰藝術家之所以為藝術家,就是他們能在平凡中見不平凡,能在生活中抽取出別人看不到的美,以不同的形式表達出來,讓其他人得以從一個不一樣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這就是藝術家的價值。而那種美的元素,卻是由來自有的,不是藝術家「創造」出來的。這個世界之所以有趣,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藝術家只不過精於將自己的看法確立,並準確地傳達給其他的人而已,當中其實並沒有涉及太多所謂的創作。

各種藝術的表達都涉及技巧的訓練,務求達致完熟,好讓藝術家與觀賞者之間的溝通暢通無阻,而這技巧的追求,理應由創作帶動,應先有創作的慾望,一邊摸索一邊修煉;這練功的過程當中又特別容易讓人迷失,每當你學多一點,技巧上每前進一步,魔鬼就來拖扯你的後腳,引誘你隨進以技巧高超為榮的陷阱,在技巧訓練上,讓你遠離藝術多一點。

再換一個角度來看︰寫實畫,其定義是否就是「描寫真實」?描寫到什麼程度,才算「真實」?我們常聽到看畫的人說,哇,這個畫家好厲害,畫得像真的一樣!是不是愈像真的就愈厲害?那到底是照相機厲害還是人厲害,還是能畫得像照相機一樣的人厲害?

如果寫實畫的精神只求像真,那麼它在照相機誕生的那一天早就死了。寫實畫這個畫種之所以到今天依然存在,是因為它在表達事物的真實一面之外,亦容許畫者在「畫真實的東西」這個框框之內,能寫一己之情,能抒發自己對該物事的真切感受,借物言情。這麼一「寫」,只要由心而發,不管算不算得上是「創作」,已能畫出不同。繪畫,不管任何畫派,殊途同歸,最終求的都是畫出自我。藝術可貴之處在於,那自我絲毫不能造作,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就畫出怎麼樣的畫來,而這世界上,永遠有人喜歡你,有人不喜歡你,刻意改變自己去討好別人,在生活上或許能做到,卻沒法通過藝術時光大道的考驗。

說來藝術還真有點像佛理︰這「創作」的心態,第一天學畫就應該要有,既應珍存於心,不能「無」,亦不能「有」,刻意「創作」,創作的心也就不再單純了。

每人走的路各有不同,也在不同的時候處於不同的階段,能愈早擁有想要創作的心,愈是難能可貴,願所有學藝者走在自己的路上,都能逐步找到真正的自我。

Wednesday, April 11, 2012

年宵花市

情場像年宵花市,當別的檔攤順應人潮調整價格,人多時賣貴點,快天亮了,人群漸疏,便降價求售;作為檔主,你大可堅持不降價,希望在天亮收市前等到識花人,只是,賣不去的話,別怨,更不要眼巴巴望著其他的檔主疲獲利離場,那只會讓人笑話。

電視節目《盛女愛作戰》成功製造話題,等愛中女那幅可憐相其實並不罕見,在女多男少的今天,我們身邊總有好些未能成功配對的女性朋友,其中自怨自艾者也不少。我真心覺得,身邊沒伴沒什麼大不了,成功配對的也不代表生活從此幸福快樂,單身更不一定就是說你本身的性格有些什麼缺憾才會沒人要,同時,也不存在什麼外型條件限制,樣子再差的人也總有辦法找到伴侶,不然,今天早就沒有樣子不好的人的遺傳因子了。

不管你的條件如何,你都絕對有權利堅持你的要求,只是,找不到伴侶時,真的,請別怨。這不是說你活該,而是當你一怨,樣子就像全世界欠了你似的,讓人感覺單單跟你交朋友也會沾上惡運,這樣當然不可能找到人去賞識你的內在美,不是追求者給你的外型嚇跑了,而是你自己把你的內在美也趕跑了。

有趣的是,在男性成為搶手貨的今天,「盛男」依然為數不少,當中自持女多男少,不肯面對自己內在外在條件均不及人卻仍堅守其諸多擇偶要求者,何嘗不也將自己求偶失敗的事實推搪在對方身上,訴諸港女十宗罪?

其實,想要找個人願意跟你一起,先學習去當一個讓人跟你一起感覺舒服的人,這不是常識嗎?先別急著去做什麼醫學美容,學好做人再說吧。

學做人,是終生學習,未能成功配對的固然要學,老夫老妻每天相對,更不能不學。

Monday, March 26, 2012

《變天》— 完成

此畫題為《變天》,作於2012年3月25日前後,香港以1200名選委選出代表700萬人的第四任行政長官時。於今早3月26日早上8時47分完成。

作此畫之初,完全沒有任何政治動機,純粹因為一個學生希望作一幅粉紅色的畫送人,我打算早幾天先作一畫,用以示範製作一些特別效果的技巧而已。甚至,畫布上本身已作黑白色的舊畫一幅,但不甚滿意,因而挪用作此新畫。

沒想到,顏色一染到畫布上,我的心情便受其激盪,不由自主地隨色彩在畫布上流洒,期間積壓心中已久的鬱悶終得一洩,甚是舒暢。

讓我以顏色來說明一下這種心情。微略帶紫的粉紅色,是香港區花洋紫荊的顏色。藍色,是殖民地時代香港區旗的主要顏色。紅色,不用多說,自然是香港特區區旗跟國旗的主要顏色。

回歸祖國的過程並沒有在1997年7月1日那天一下子完成。完成的只是交接儀式,文化、身份、自由、種種差異在轉變中引起的激盪,還並沒有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平復下來。 那將是極其漫長的過程,但在這動盪之中,我整體的態度還是樂觀正面的、對未來抱持著希望的。

最近的政事的確讓人感到洩氣。亦是這麼多年來,我頭一次確實感受到移民或許是一個選擇。但昨天跟很多的香港人一起站出來對小圈子選舉說過「不」了,事實沒有改變,但這讓我對前景回復了信心。「香港已死」的說法不對,昨天在場的許多人都確確實實地活著,他們讓我重新愛上香港這個地方。我覺得,我們還是有希望的。而這對未來的昐望,比以前來得還要大。

公仔經已畫出腸,不為加強此畫的說服力,只求跟大家分享我的心情。是我認為很珍貴的一種心情。

以下再簡單介紹一下我作此畫用過的一些工具和效果,跟同好們分享︰


1. 滾輪、2. 斜頭畫刀、3. 噴壺



藍紅交錯的部份,主要以畫刀平推輕擦,做出愁雲慘霧。雲霧上方有以畫刀勾出的紮於香港的根。中央迸發而出的紅色,則直接將塑料顏色從膠瓶子中隔空噴出。


激烈鬥爭過後,浴血重生的洋紫荊以滾輪拉出花瓣上的細紋,放棄整體的花形。以噴壺噴上血紅。


以滾輪擦上少量顏色後,用畫刀尖端擦出傷痕。



紅藍紫交匯之處,以畫筆蘸上黃色灑下數點 — 這再說下去便真的太多了。

Sunday, March 25, 2012

我是香港人

喬靖夫呼籲:除了不要隨便說「香港已死」,也盡量別說「香港人就是XX」之類晦氣說話。這是一場漫長的戰爭,我們需要更多、更多的戰友,不要奢望戰友會突然暴增,而是要一個一個地說服過來,我們要耐心去傳揚。

今天我在抗議現場跟喬老大碰面了,跟他握手時老套地說了「你寫的小說很好看」,其實他的小說不僅好看,更教會了我們必須有出息,人必須負起自己的使命,面對強權,不能未打就認輸。

寫BLOG多年,政治從來甚少談及,但我沉默夠了。我依然認為,跟政見不同的人爭論,是徒勞無益的事,而談政事每每爭拗難免,只是,我深深地感覺到,在這樣的情勢下,若能寫文字、能發聲的人繼續選擇沉默,是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我選擇擔起傳揚信息的一份責任。

作為香港人,我們可以做的事有很多,不是單單人家說粱振英是地下黨員就跟著喊共產黨治港了香港滅亡了,我們一人兩條腿,可以走上街,走上街不一定要站到最前面去衝擊無辜的警察,你可以站在中間,可以站在隊尾,冷靜但堅決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你可以約你的朋友一起去,我們每一個都是香港的人民,人民的力量有多強,依我們每一個人獨立的選擇,一點一滴地積存。你不必受任何團體鼓動,你可以冷靜獨立地決定打破沉默。

不要跟我說什麼梁振英上場了,你還那麼天真以為示威抗議的日子還長嗎,那會不會發生我不知道,也沒有人知道,今天,你我都還能站出來說些什麼,明天的果乃今天的因,今天有什麼想說能說的說了再算。

我今天有站出來,旁邊有位父親帶他分別一歲和三歳的女兒一同抗議。我不覺得香港已死。至少,在場的朋友都活著。

咖喱味大便同大便味咖喱之間,其實我是能夠作出選擇的。但這不代表我願意在兩者之間作出選擇。

梁振英說話,像一個領導者。有能力的人,才有資格大奸大惡。他左手亮出民主的牌面,右手覆蓋獨裁的底牌,氣定神閒,不像豬心浮氣燥,動不動就ALL-IN然後全盤輸掉。將前途押在老千與弱智之間,別無他選之下,我選擇前者。若全民普選,梁振英站在群雄之中,很可能我選的仍然是他,因為暫時我看不到更佳的人選。

但此刻如此情勢之下,我仍會上街表達我對別無他選作出抗議。

請由做好自己開始。

Saturday, March 24, 2012

變天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前進!進!



我對這從小聽到大的歌詞一直感到好奇,到底別的國家的國歌歌詞是否也這樣好勇鬥狠?

是歷史因素或是個性使然,這國歌總讓我感到格格不入;但最近,聽到六點半新聞前播的國歌,那句「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卻讓我有了新的感受。

我想,現在我們能看到敵人的炮火了。被迫發出最後的吼聲了。

依舊不想多談政治,非因我人心木造,只因我太多「嘮蘇」。謹以此未完成的畫記下此刻心情。

Saturday, March 17, 2012

羊群的命運

一天,羊圈內一陣騷動,羊群正對羊圈外徘徊著的三個怪客議論紛紛。

靠得最近的是一頭狼。牠在羊圈外來回踱步,一邊檢視著羊圈的木柵哪裡有缺口或特別脆弱的地方,一邊卻對羊群說︰「別把我想得太複雜。我只是來散步而已。」羊群聽後安心了,沒想到狼退後了幾步,瞄準木柵的頂部竟就一躍而過,衝進來一、二、三便把最近自己的幾隻羊叼進嘴裡。狼冷靜、標桿、深謀遠慮,輸給狼,沒話可說。痛失家羊的羊兒只能怪農夫把欄柵圍得太矮。

羊兒甲打個哆嗦醒來,還好,原來只是個夢而已。

第二天,羊圈外又來了那三個怪客,這次站得稍遠的那頭豬等得不耐煩了,想學狼跳進羊圈來,一頭就撞在木欄上,撞得口腫臉腫。噢對不起,豬的臉本來就腫,看不太出來,不過牠自己倒沒所謂,還在那裡傻笑︰「我就知道會這樣。我是知道的。」

豬說︰「我不像狼可怕,我是幹實事的。」農夫就放牠進來管理羊群。豬得意地帶著羊群,卻來到一泥沼,羊群全都陷足泥巴,拔不出腿來,結果大半的羊就這樣活活曬死了。豬說我怎知道,平時我就喜歡這樣的泥漿浴,是你們不會享受。羊將性命貼給了豬,只能嘆自己明知豬笨卻跟著豬走,比豬更笨,活該。

羊兒乙醒來,原來又是個夢而已。

第三天,三個怪客走了兩個,只剩下站得遠遠的土狼。土狼不會獵食,只會吃其他勝利者吃剩的腐肉,此刻見狼和豬都走了,也就一溜煙跑掉了。

羊兒丙半夜醒來,原來也是個夢而已。羊群正在互數綿羊,牠們都睡不著。

因為,此刻羊圈外真的站著了三個怪客。

Sunday, February 26, 2012

說教

家裡即將增添一名小成員,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他便會成為兩個家族的新焦點。

小生命的來臨,已然靜靜帶起很多微妙的變化。除了太太那被他一天一天手腳並用地撐大的肚子,兩口子受天性影響,心理上逐漸將自己調教成爸爸和媽媽,對方很多本來可以容忍、接納的行為現在變成了急需改善的項目,不早早把壞習慣改掉,小孩子出來自動學會,嘴裡如何說教也是徒然。作為爸爸,我希望自己是一個足夠好的人,也希望太太一樣,能成為小孩子學習的對象,太太對我和對自己的期望,也相類似;跟小生命見面的日子愈來愈近,我們不自覺愈來愈急,似乎這個「排毒工程」來不及完工了,為此爭吵在所難免,靜下來想想,大家為了這件事緊張,倒也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再說,人無完人,也只能盡力而為了。大抵天下父母皆如此?

這種父母天性使然的緊張心理,對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影響可以很大。聽過一個極端個案,父母因擔心小孩的飲食健康,規定小孩的食物無鹽、無油、無糖,每樣食物只能以白烚的方式烹調,上茶樓飲茶時,孩子吃的是叉燒包 — 的包皮。這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到底是有益還是有害相信不用多討論,但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相信也不太健康,因為在孩子嚴守清規的同時,同桌吃飯的父母依舊大魚大肉。

怪獸家長是不是香港特產?我不知道。不過從網上讀到一篇叫"Why French Parents Are Superior"的文章,倒也很值得參考。

文章的作者是美國人,丈夫是英國人,旅法期間,訝異於法國孩子跟美國孩子在餐廳裡表現的不同,進而研究法國人對孩子教養的方法。

同是坐於餐廳高桌的稚兒,那邊廂的法國孩子氣定神閒,在歐洲人出名漫長的用餐時間裡,不哭不鬧,跟大人一樣等待用餐,期間自得其樂地享受他的"Me Time"。這邊廂,作者的美國寶寶翻倒鹽瓶、撕掉紙包砂糖、在餐廳裡亂衝亂撞 —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會發現香港孩子跟美國孩子的相似之處,然後跟作者一樣,好奇到底法國人是如何教孩子的。

經過一輪觀察、訪問,作者發現,法國孩子之所以不像美國孩子或香港孩子那樣愛以各種行為引人注意,是因為他們早習慣父母的注意力並不是全天候24小時都放在自己身上,他們習慣有他們自己獨處的時間,而箇中原因,哪管很可能是法國人對於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的執著,反正自嬰兒出生那天起,小寶寶夜裡哭起來,他們也不會第一時間將之抱起呵謢,讓他們學會自己重新進入夢裡,是以作者認識的很多法國小兒,兩三個月開始就能一覺睡到天明。孩子們自小已學會等待,而他們學習的方法,不是父母告訴他們等待之後就有糖果吃,而是父母以行動告訴他們,哭鬧並不會使等待的時間縮短,也不會因哭鬧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道理很簡單,基本上與教狗的方法一樣。很多人說,理論跟實情是兩回事,狗跟人更是兩回事,這我都知道。但我相信基本的道理不變 — 行為問題,必須以行動回應,說教是教養的另一部份;行為不對,就要立刻確實地得到「這是不對」的行動回應,一個堅決否定的眼神、一句嚴肅認真的說話、一個漠視的態度,都是有效的工具。

別說打,罵大聲一點也怕嚇著小狗或小孩的也大有人在,做得不對的時候還來個輕聲軟語問他為什麼這樣做是不是有什麼苦衷是不是有什麼不喜歡,如此錯誤地對「不對的行為」以行動加以肯定的情況並不罕見,小孩子為什麼會哭哭鬧鬧、狗為什麼平白無事會亂吠,這種人會自行猜想,啊,這裡太冷了,小孩子覺得冷所以哭了,啊這塊白色的桌布太白了他不喜歡得快快把它換掉,啊狗狗是因為電視太吵了地板太硬了窗戶開太大了所以才吠起來了……一邊摸著正在亂吠的狗狗加以按撫、一邊問我為什麼我的狗長這麼大卻不吠的狗主,

我見過太多了,彷彿狗生來有事沒事就都應該吠一樣。

狗不難教,難教的是人;教孩子到底是不是一樣?我相信有很多的不同之處,我們的社會也有很多的限制。法國人的方法搬到我們身上不一定就行得通,但我看到可以參考學習的地方。行不行,遲點再告訴你。

Thursday, February 16, 2012

Tetranitratoxycarbon

早前讀到這麼一則新聞︰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城10歲女童拉曾,在科學課上聽畢老師介紹分子形成後,即場以粒子模型砌出過往從未被發現的分子「tetranitratoxycarbon」,其緊密結構讓它有儲存能量的潛在特質,或能研發為炸藥。

這位老師,沒有因為10歲小童砌出來的東西並不存在而告訴她那是錯的,作為一位老師,他有廣闊的胸襟,能坦然接納學生懂得比自己多,並加以肯定和讚賞。我不確定這在外國是否普遍情況,但在香港則肯定不是。

說過好多次的親身經歷︰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自然科學科的老師問道︰「各位同學,你們知道有哪些海洋哺乳類動物嗎?」大家雀躍地舉手答︰「鯊魚、鯨魚、水母、海豚、海馬……」對的錯的答案粉陳,老師再問︰「還有沒有?」我見沒人再搶答,這才舉手加上︰「海牛。」結果,引來哄堂大笑。包括沒有聽過海牛是什麼的老師。

自此我知道,知識的世界是無限的,但將知識傳授給你的人的知識,則肯定有限;我反叛地認為,學校裡能學到的知識,不怎麼了不起。在學校裡的學習,變成了告訴老師我懂得他想要的答案的遊戲。我頗會玩這遊戲,但覺得極度無聊。

長久下來,養成了學習只為交差的態度,就像電影3 Idiots裡面主角教訓教授和學生那一段︰大家都不再對學習感到興趣,碰到沒聽過的問題,只會想如何給出別人認為正確的答案,絲毫沒有因為能去了解一件新鮮事物而感到興奮。

當然不能把責任全推給那位老師,疏忽是他無心種的因,慵懶麻木是我自己結的果。然而,教育確是多麼嚴肅認真的一回事,絲毫差錯,影響甚遠。那位老師不知道海牛是什麼不是錯,但將自己知識範圍以外的東西看成不存在,並將這樣的態度以身教傳給其他學生,則是大錯特錯,受影響的不只我一個。

Friday, February 3, 2012

《Por Una Cabeza》

電影《女人香》裡有我很喜歡的這首探戈《Por Una Cabeza》。



This is perfection.


This is passion.


我想,這樣已很簡單地說明了我對音樂、對藝術的取向。

Thursday, February 2, 2012

反反蝗

先來一帖靜心藥。



近來「反蝗」之聲日盛,群情洶湧,功利如香港人也掏出真金白銀,湊錢在報章上賣廣告了。某些自由行隨街便溺之類的行為叫我氣憤,但日漸高漲的排外情緒更讓我不安。

我反反蝗。

我支持大力打擊雙非,我對電影院被名店逼遷感到難過,我討厭某些自由行在街上亂推亂叫亂撞的行為,但我更憎厭歧視。

歧視是什麼?是不管你是何星座,也不管你才華實幹如何,總之你來自某地方、或某年齡層、或屬某性別,你,就是一堆屎。你的價值,不受評定,不因你是你,只因你跟某些人是同一類。

世上所有地方都存在歧視。人總愛看不起別人,總要找出別人比自己低的地方來看,並歸類成為可以打壓或唾棄的對象,自己才過得安心。我在很多地方都看見過那種鄙視的冰冷目光。

把人叫作蝗,跟將人說成狗,沒有分別,一樣低俗,一樣弱智。被說成狗時,我們會說「我們香港人才不是這樣的,是你沒見識」;將自由行貶成「蝗蟲」時,不也是對某些內地人財大氣粗地亂叫「要不是我們,香港全完蛋了」那種侮辱的自我投射?

不喜歡的人,我們就將他們趕出去。大陸人、菲律賓人、印度人、非洲人……有哪種人,是我們喜歡的?香港人?

這樣的香港人,值得自己喜歡嗎?

Monday, January 30, 2012

按摩



網上傳來這張英國人真情假語對照表,英語不一定靈光但卻都受英式文化熏陶的我們見慣不怪,甚至操廣東話時亦都能說上兩句,若此時此刻才來笑英國人太虛偽,也未免太虛偽了。

不單英國人如此,日本人更甚,不喜歡的不說不喜歡,喜歡的也不說喜歡,日本人的禮貌來自群體性的服從,練成蟻群習性的高度紀律乃源自群眾壓力;與人共同生活,就不能帶給別人麻煩,什麼人覺得什麼為之麻煩什麼不算,你不可能全知道,最保險的是將自我縮小,任何人有可能認為麻煩的事情絕對不要做,日本社會自有一套這樣的潛規則,依著做就好。由此養成一種習慣,不合己意的不用亦不能明說出來,說出來就傷感情了,你不喜歡的人向你表白,你只能低不頭說句「對不起」,你不喜歡人家或不喜歡人家的什麼,都蘊含在那句「對不起」裡了,大家好來好去。

日本人虛偽麼?是虛偽也好,是圓滑婉轉也好,英式也好日式也好,男人女人都要臉,女人還好,要臉不用害羞,男人既要裝豪氣卻暗地裡賭氣,男男女女相處起來,還是像蘇永康那首舊歌「按摩」最好︰

------------------------------------------


OH你又嬲呀佢又黑口黑面? 就住顧住係o拿住o拿住
郁D 就o益大家 : 因住 ! 鬥梗頸 鬥用背脊互相對峙
郁手 ! 係我就將佢鍊住  又按又摩  直到大家鬆弛
笑住錫住呵住講D好事
企硬D 不如`Tum` 人對人寬容D

要鍊就按摩床上鍊過
按摩需要你 你需要按摩
忠告各位親愛o既 市民
你同我按摩 我同你按摩  同你鍊過

------------------------------------------

這種按摩法我們大都會一點點,可是面對親朋摰愛,總覺得大家夠熟了不用這麼麻煩了,或者總笨得想對所愛的人盡說真心話,要知道,真心話直說效果不一定好,「真」字下面有兩點托一托、扶一扶,「直」才站得起來;真心話,真心說就好,哪管用上虛言假語,人心都是脆弱的,你愛的人,更需要你為他按摩。

Thursday, January 19, 2012

忍忍忍忍忍

從微博上讀到這段文字︰

▲正確的婚姻態度:1.婚姻的本質是過日子,而不是去檢驗你們有無愛情。2.不離不棄,信守一生。3.不查崗不翻短信,給對方自由空間,默認雙方出軌的權利。4.沒有被逮在床上,永不承認出軌。5.出軌基於慾望,人不應對自己的慾望感到有罪惡感。6.婚姻之美在於默契及自由。7.要學會欣賞你們的婚姻。 -- 染香

愛情可以是婚姻的出發點,但當作基石則不一定牢固,把激情、愛情和感情分開來理解,往往是不肯承認愛情易死而且已死的藉口,不以愛情是否依然存在去衡量婚姻的價值,是正確的態度。

如果出軌是婚姻的權利,那麼婚姻應該是出軌的先決條件,這麼說,也許是正確的,當對方的想法跟你一樣的時候。即使不以道德或法律來批判,單以人與人之間的基本相處來說,只要對方並不這樣想,出軌終究是出賣了相互之間的信任,是可恥的,不以此為恥者至可恥。

蔡瀾說,婚姻就是忍受,一語中的。什麼包容、什麼諒解、什麼互相遷就,全是屁話,早早接受跟一個與自己不一樣的人一起生活就等於忍受,這樣會活得比較輕鬆,不然始終會存有希望對方能夠依自己喜好改變的妄想,雙方都活受罪。

忍受是基本。婚姻是能忍對方所不能忍,即便對方沸點極低一點即爆,對你零容忍,你也得忍,忍不了,跟著爆發了,過後還是得忍忍忍。

忍,是婚姻生活,忍受對方忍爆排洪,忍受一個核彈因另一個核彈轟炸而爆,收拾殘局過後再忍,是婚姻生活的藝術。

斷章取義,最後第7點「要學會欣賞你們的婚姻」,還是對的,欣賞看似破裂不堪的婚姻並享受其中,才能一起活下去。

Monday, January 16, 2012

胡恩威在微博評香港流行音樂之俗︰

------------------------------------------------------------

香港流行音樂從來都是十分低俗的;許冠傑也是很俗;黃霑也是很俗很老套的人生觀;俗是香港文化的主體特色;俗是意識上的;像"命裏有時終需有;命裏無時莫強求""變幻原是永恆"阿媽係女人的俗。西方流行文化多元得多;俗也有;詩意也有;政治也有;哲理也有。

------------------------------------------------------------

俗,可分「通俗」與「低俗」,詞以字淺義深為上品,黃霑以通俗手法說出永恆哲理,其中「變幻原是永恆」一句,我聽了三十年,到今天才真正明白內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理。

單以一則微博短短百來字去判斷胡先生此話對與不對也許並不公平,觀乎前後數則可見其對香港流行音樂實為愛之深、責之切,不過,胡先生似乎對近數年香港樂壇靜靜堀起的一股新力量不太熟悉,先不說早年LMF歌頌民族精神、譴責新一代的混沌思想,他大概沒有聽過Rubberband借《細街盃》關心非洲居港移民的現況,沒聽過林夕為方大同寫的《南音》所描述的街頭賣藝者,也沒有聽過他如何在為麥浚龍為的《弱水三千》裡進一步將「變幻原是永恆」的佛理套入人生觀來點化世人,而至少,他至少聽漏了一個謝安琪。

前晚欣賞了謝安琪的演唱會,開場前鼓足了勇氣上前跟周博賢打了個招呼,握手謝謝他一直為我們帶來好音樂,我們的社會實在需要多一點像謝安琪歌裡的正能量,而在一重又一重真正俗不可耐的惡浪淹蓋過後,謝安琪依然屹立不倒,能繼續站在紅館舞台上,讓我們聽到她發出的聲音,我能參與這件事已經覺得很感動了。進場時其實只不過單純地抱有這個參與聚會的心態而已,但想不到這個演唱會卻帶給我太多的驚喜!

演唱會一般要到中後段才會出現嘉賓,但謝安琪才剛剛唱了數首,便向大家介紹她的第一個嘉賓,我正覺得奇怪,原來出場的是琵琶公主孫穎!將一般在演唱會裡被視為普通「樂手」一名的演出者,重新提升到一個合理地被正視的位置,連同隨後出場的克羅地亞古典結他高手Ana Vidovic、香港舞蹈團老師蘇淑、香港樂隊Rubberband跟廿四味,我們可以看到,謝安琪這位充滿智慧的歌手,是如何被各種雅俗共賞的藝術孕育出來的,我們看到她對藝術的尊重。

一位歌手,一個演唱會,原本不就是應該如此的嗎?為何近來本來就是正確的事,需要被重新肯定、正視?正如謝安琪的《藝妓回憶錄》裡所說,藝術的價值正被速食文化一步一步蠶食,縱然一身好技藝,卻已沒人懂得欣賞了。我特別喜歡這首歌的編曲,電結他泣訴那種只有自己明白的落寞,徐徐的節奏卻仍然依照自己的步伐繼續前行,但我真的不想見到自己的城市就這樣沒落,我想到身為油畫教師的自己,也應出自己的一分力,讓藝術在我們的生活中存活下去。

自小在天主教家庭長大的我,近年在人生觀上偏向受佛學的影響更多,對自身宗教有不少質疑,有很多解不了的結,沒想到竟在這個演唱會裡解開了一點點。《十二月二十二》的歌詞大部份篇幅都在描述世界沒日後萬物重生的美好︰

災劫後離開地牢
曙光雖刺眼天空卻美得風騷
街裡沒屏風樓汽車滿佈
甜的空氣今天終於吸到

一眾路人相擁抱
挽手傾訴防空洞裡過得可好
不見十年的相識這天碰到
和新的摯友一起到市中心起舞

原來終於到這天不用懊惱
不需再每天因追趕生計 很焦躁
原來於天國裡可坦蕩跳舞
從前丟失的快慰 得到

想往日忙碌地熬
太斤斤計較階梯要上得多高
輾過別人求成就腦筋盡耗
純真簡單的歡欣去到死 找不到

原來終於到這天不用懊惱
不需再早出趕生計 晚歸很焦躁
原來於天國裡可坦蕩跳舞
當天錯過的花香這平原滿佈

縱是你拼命到 往日各樣戰績在抱
大限仍然會到 過後每位都 同樣美好

為何當天要那麼心亂氣躁
真的要早出趕生計 晚歸很苦惱
為何真的要到這天方知道
根本鳥語花香當天四野滿佈

正因為前段的故事我自小已聽得太多,想當然地以為這首歌只不過是一個普通教徒的感恩︰天主教也好、基督教也好,都認為人生短暫,將來會有一天,世界所有人和事會拉倒重來,那時候算一算在世上所積的功過,會有賞罰,說到底還不是起一個規範的作用,讓人學懂在世要多行善少作惡?

因緣際會,這次演唱會裡謝安琪的演釋,卻讓我聽懂了最後一段說的是另一回事︰既然大限始終會到,為何當天要那麼心亂氣躁?為何我們要太在意得失?這樣說的,豈不正是「放下」?著眼點不是大限本身,而是既知將有大限,更應活在當下;換個看法,大限便不再是束縛,宗教本身也應回歸到想法上面,而不是受教條所約束。

謝謝謝安琪和周博賢及其團隊,我在這個演唱會裡學會了對我很重要的事。

Monday, January 9, 2012

何謂自由?

看黃貫中的微博評論D&G拒拍事件,足見一位真正搖滾樂手思想之深︰

-----------------------------------------------------------

@黄贯中  : 千人聚集名店門前反歧視,令我感觸良多,何謂自由?包括你有歧視我的自由,我有鄙視你的權利?都是非常抽象的主觀感覺,界定不了。其實只要有三個人就會有歧視的出現,是人性先天弱點,但那條分開大陸人與香港人的鴻溝才令我心寒,希望香港人日後別要稱呼大陸同胞為D&G吧!唉...誰當黑了?

@台灣Ting-Ting1214:何謂自由??

黄贯中回复@台灣Ting-Ting1214: 如果束縛是雞蛋,自由就是雞,它們互相孕育。我們都說:(看,天空的飛鳥多自由,)但其實那鳥可能完全沒自由的感覺,你說不明白什麼是自由,我恭喜你!

-----------------------------------------------------------

世界各地的名店都有拒拍慣例,多見者不怪,但這本身不是正義的,在這條界線上爭取自由本無不對;可是,以歧視作起點,若在爭取過程中牽引出更大的歧視,則肯定比拒拍問題本身更不正義。

搖滾就是反建制,反的是建制本身違反個人主義的不合理性,並非盲目為反而反;一個深思熟慮的搖滾樂手對現況不滿而發出的怒吼,往往言之有物,比之以為搖滾就是長頭髮、搖滾就是撕破喉嚨叫得青筋暴現、搖滾就是衣衫襤褸這種單純的思想來得實在。

願我們能以行動告訴所有旅客,我們不是暴民,我們爭取的是應得的自由。